量體裁衣 專戶理財開啟基金多元化經營新局面 | |||
2007年12月01日 09:58:52 來源:新華網 | |||
![]() | |||
![]() | |||
|
新華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趙曉輝、陶俊潔)隨著中國證監會11月30日頒布《基金管 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基金管理公司迎來一項新的業務。"量體裁衣"式的專戶理財以其運作靈活、收費標準較高的特點有望成為我國基金管理 公司繼共同基金之外的又一項核心業務。
近年來,我國證
券投資基金發展較快,已經成為我國證券市場最主要的 機構投資者,但基金行業資產管理結構不均衡的問題較為突出。據了解,發達市場大型資產管理機構多是同時開展公募基金業務和機構理財業務,且兩者規模基本相 當。而目前我國基金市場主要集中在零售市場,佔比超過基金行業資產管理規模的90%,多數基金管理公司只能從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范圍單一,僅有21家基 金管理公司可以參與管理全國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說,這種市場結構不均衡狀況,一方面不能滿足大型機構、企業的個性化投資需求,另一方面也不能很好地適應基金管理公司多元化業務發展的要求。
一般來講,基金管理公司開展專戶理財的對象主要是一些大型的機構和企業。銀河基金 有關人士預計,試點初期,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非專業性機構都有可能成為專戶理財的客戶。此外,初期市場規模不會很大,因為機構和客戶之間有一個彼此熟悉的 過程,而基金公司提升內部風險控制能力也需要一個過程。
一家資產管理規模在1000億元以上的基金管理公司對于這個市場的初期情況並 不樂觀。這家公司有關人士說,如果公司能夠取得專戶理財業務資格,第一年樂觀估計可以做到10億元的規模。他認為,由于受到一些限制,國有企業和保險公司 可能不會大批選擇基金公司來做專戶理財。
基金公司專戶理財業務早在2003年就曾掀起過爭論,2004年相關部門一度 出臺暫行條例,但之後擱置至今。業內人士透露,對于風險控制、利益輸送的擔憂是這項業務難產的一個重要原因。投資者普遍擔心,在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專戶 理財可能使基金公司成為大客戶的利益代言人。
正是出于這種考慮,監管層在試點辦法中對基金公司作出了一係列的制度要求,並 將此業務以試點的形式謹慎推出。一位基金業內人士認為,經過多年的發展,大規模的基金公司大都設立了公平交易制度,可以較好控制運作流程,採取指派不同的 基金經理、禁止方向相反的買賣等辦法,這都有助于防止利益輸送。
據介紹,證監會將選擇部分資產管理規模較大、投資管理和運作良好以及內部風險控制制度健全的基金管理公司進行前期試點,待積累相關經驗後再逐步推廣到整個基金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管理公司在開展專戶理財業務時,與投資者簽訂的資產管理協議期限一般在1年以上,這將為我國股票和債券市場帶來相對穩定的資金,對于優化我國資本市場結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新華網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趙曉輝、陶俊潔)醞釀多年的基金管理公司專戶理財業務終于塵埃落定。中國證監會30日頒布了《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標志著基金管理公司為特定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試點工作即將展開。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試點階段專戶理財的每筆業務資產不低于5000萬元,僅限于一對一的單一客戶理財業務。今後視單一客戶理財業務的開展情況,待條件成熟時再擇機推出一對多的集合理財業務。
新華網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趙曉輝、陶俊潔)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30日透露,證券投資基金持股市值約佔滬深股市流通市值的27%,已經成為我國證券市場最主要的機構投資者。
這位負責人說,當前滬深股市流通市值中有44%左右為機構投資者持有,而基金就持有約27%。基金對市場平穩運行產生著重 要影響,對推動我國資本市場結構調整與制度變革發揮著積極作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