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小菁英 拚中文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57 期
作者:吳錦勳
反恐踢到鐵板 催生美國半世紀來最大語言教育計畫
場景回到二○○六年一月五日,美國總統布希在國務院召開一場別開生面的大會。台下坐著國務卿萊斯、國防部長、情報局長和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比較不尋常的是,台下還坐著來自全美史丹佛、杜克、柏克萊等百餘位大學校長。
這天,布希宣示規模空前的國家安全語言計畫(The National Security Language Initiative),將中文、俄文、波斯語、阿拉伯語等外語,列為攸關國家安全的「戰略語言」。
這些戰略外語中,中文和印度屬於「金磚四國」,重要性自不待言。阿拉伯世界掌握油源,是「油元世紀」的要角。「戰略外語」等於重新定義美國眼中的新世界強權地圖。其中,中文和阿拉伯文最受重視,占所有經費的一半。而中文,更被視為重點中的重點。
曾被《財星》雜誌選為全美最有權勢的女強人eBay執行長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早就把大兒子送到北京念中學,現在這位小夥子已經一口流利的中文。
量子基金創辦人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先為他的大女兒刻意找到一位中國北京來的保母後,現在,更舉家搬遷到新加坡,讓女兒更有機會浸淫在中文的環境裡。
即便如此,奧勒岡大學第二外語中心組長哈特(Amy Harter)及富蘭克林高中副校長卡琳(Petra Callin)仍疾呼:「太晚了!我們現在這樣做,其實太晚了。」這樣的危機意識不是沒有道理。根據統計,全世界有二十億人在學英文,整個中國有超過三億五千萬人學英文,比美國人口還要多。但反過來,只有區區十萬美國人在學習中文,比例嚴重的失衡。對於這個新興強權了解甚少,美國十分恐懼。
二○○六年,美國國會下屬的審計總署(the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將中文、阿拉伯文、日文、韓文列為所謂「超高難度語言」。國務院培訓外交官的對外事務研究所(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多年前統計,一個母語是英文的人,在同樣的學習條件下,要將德語、法語、義大利語要學到高級進階級,約需七百二十小時、但對「超高難度」語種如中文、阿拉伯文,要學到同等級,卻需要一千八百小時。
維吉尼亞大學東亞系系主任司馬安(Anne Kinney)研究《心經》及《左傳》超過三十多年,她緩慢而沉穩的嗓音推敲著:「將來的中國就像唐朝,它是中國最國際化的朝代。來自世界各地,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不同的文化,互相溝通學習,有這麼多的互動和理解,造就了唐朝的興盛強大。」
當越來越多美國人說中文像吃漢堡一樣,稀鬆平常。或者,當你看到徵人啟事上,德國人開出月薪新台幣十九萬條件找教授中文的人、布吉納法索這樣的小國都願出月薪九萬五千元找中文教師……。住在台灣的你,擁有中文聽說讀寫能力的你,與這股全球趨勢畫上哪些關聯線?你的孩子的中文力,夠好嗎?
世界正在改變,需要無數的跨界橋樑。坐擁中、英文雙重優勢的中國通,將會成為重新定義世界的新貴。
漢辦去年預算高達兩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十三億元),錢多勢大,聲音也易被聽見,在這場中文熱裡主導「簡體字漢語拼音系統」。在美國師資極欠缺的現在,漢辦連續兩年,每年送一百多位老師到美國卡位,且大量贊助中文教材及師資培訓。中國的大手筆與高企圖,讓人側目。
(文●吳錦勳)
Sunday, February 24,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