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專業技能的硬實力之外,什麼是頂尖商學院非常重視的軟實力?
一個7月的午後,長春藤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義大利樓(Casa Italiana),聚集來自全球逾兩百名菁英學生。除了哥倫比亞的EMBA學生外,還有共同參與此次盛會的合作夥伴,包括美國西岸的一流學府柏克萊、全球EMBA排名第六名(倫敦《金融時報》2007年EMBA排名)的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 )等名校學生。
這看來像是雞尾酒宴會的活動,其實是一堂EMBA學生的必修課,每個學生在接下來的一小時內,必須密集地與八個人會談,每人會談的時間只有短短六分鐘。這六分鐘內,你必須盡可能了解對方,讓對方留下好印象,同時在離開時,要累積對你未來發展有助益的人脈名單。
這堂課的正式名稱是「快速活絡人脈活動」(Speed networking event),始於2005年,包含這堂宴會人脈學課程的學程,深受學生與教育評鑑者肯定,在倫敦《金融時報》2007年的學程排名評比中,高居全球第四名。
宴會競爭力,連頂尖EMBA都重視
最早,這項課程是由MBA的校友傑夫(Tom Jaffee)所發起,讓學生嘗試在六分鐘內建立活絡的人脈,並發展長期且成功的商業關係。這或許像是一次快速聯誼活動,卻是為了教導學生如何與資本家、企業人士相互熟絡而精心設計,EMBA學生必須懂得在宴會或公關場合中,短時間擴展人脈,有效率地發展具價值的商業關係。
短短六分鐘夠嗎?非正式會議的會面與溝通,真的會有神奇的效果嗎?參加此項課程的哥倫比亞 EMBA全球課程的學生喬西,卻肯定地表示,「兩分鐘的談話足夠讓人留下印象,六分鐘簡直就是大量而充足的時間」。
試想,你剛進入一家大型國際企業,如何有機會直接跟高級主管面對面談上一、兩句話,並且在對方心中留下一些好印象?唯一的場合,就是宴會。
英國維京集團(Virgin Group)老闆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就有感於集團規模龐大,領導階層鮮有機會與員工直接溝通,因此,他每年舉辦一次宴會週,參加員工總數多達3500人。員工只要自認為有好點子,都可以報名參加,每個人也都可以直接走到他面前,向布蘭森提供意見。
但當這類機會來臨,你真的有勇氣直接走上前,和老闆說話嗎?該怎麼穿著打扮?行為舉止該如何才算得宜?有什麼絕對不能犯的天條?這些知識都是在專業技能課堂上學不到的,卻常是影響你職涯與事業成敗的臨門一腳。
積極參與公司內部宴會,絕對是個讓自己發光的重要契機,《財星》(Fortune) 雜誌評選為最佳人力銀行的Vault, 其2007年的調查顯示,75%的公司會舉辦假日派對。
找人才 企業在宴會裡遇見好員工
嘉裕西服大中華區副總經理溫筱鴻,就在一次宴會上,遇上夢寐以求的好員工。
在一次浪琴表(LONGINES) 所舉辦的社交宴會上,她初識方國強,但是當天互動的機會不多。在不久後另一場宴會中,兩人又相遇,閒聊中,發現這位很有品味氣度的男人,國際視野相當豐富。溫筱鴻進一步了解後,才知道方國強從小住在法國,並有在國際品牌服務十二年的資歷。
半年後,當嘉裕準備推出休閒系列,期望讓老品牌年輕化,她腦中立刻想起方國強,認為由他來詮釋這個品牌再適合也不過,因而力邀他擔任首席設計師。
這個創立三十多年只做西服的老品牌,從此變年輕。除了原來的主軸──西裝,更推出了可更換西裝領的「幻領西服」,以及休閒服、配件、皮箱等多元商品;這些商品占所有嘉裕產品的四成,這個策略使嘉裕的消費客層拓展至年輕族群,並讓嘉裕西服內銷事業部經過十幾年虧損後,今年首度轉虧為盈!
「常有人問我貴人要到哪裡找,其實貴人就在你身邊。」溫筱鴻笑說,她跟方國強,都在宴會上,碰到彼此的貴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