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2, 2008

菁英論壇─台灣製造業的美麗與哀愁(上) 蘇元良

菁英論壇─台灣製造業的美麗與哀愁(上)

陳慧玲╱外稿 2008/01/02
 
 很多人都說台灣的製造業毛利率不到4%,非常悲哀,我就是屬於那種「每天拼來拼去,毛利率不到4%」的人,我記得,英業達董事長葉國一先生曾經開玩笑說:「我們這個產業,是個『茅山道士』的產業」,聽起來好像武俠小說,但不是真正的茅山道士,而是「毛利率3到4」,我們就是在這個產業中每天拼搏。

我今天想要用一個比較個人的觀點,不是經濟學者,沒有可靠的數據,今天用到的數字大都是我私人揣測出來的,也不是政治人物,沒有很多口號,而是用台灣製造業從業人員的身分來談,以一個比較寬廣的視野來看台灣製造業的美麗與哀愁。

 
今天早上,在我來的路上,打開早報看到報紙的社論標題是「西進是對還是錯?」,「產業西進是不是造成創意研發無法在台灣落地生根的原因?」。事實上,這幾年來我們幾乎天天都在思考這個題目,很多法人來訪問我們時,也都一直在問這些問題,天天都在想:「製造業該何去何從?」。今天我想用一個有血有肉、有痛苦的角度,來與各位分享我對台灣製造業的觀察。

 

現在,我們每天聽到的產業策略就是「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或是反過來變成「有效開放,積極管理」,不曉得是否還有其他組合,或是我們談西進、鎖國、三通、創新、研發、品牌、全球化、營運中心、兩兆雙星,但我們有沒有辦法承受這些強力的藥劑在身上,我們有沒有實力按照這些偉大的口號走上一個榮景與未來,我想,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台灣製造業版圖最大特色---自己人拼自己人

我們或許可以先從台灣製造業版圖看起,這是台灣的主體產業,我們大都是OEM/ODM,我們有很多大型代工製造業者,5年前我可能會講成鴻海、廣達、仁寶,但現在的狀況是泛鴻海、泛廣達、泛仁寶,其中包括很多企業分支、上下游整合的布局等。這些公司雖然各自有不同的領域、也都需要深淺不同的技術支持,但卻都還是在做代工製造,營運模式也沒有太大的區別。這些代工製造業者帶動了很多元件業者,這些元件供應商就是提供元件給這些代工製造商,台灣也有一些元件業者很爭氣,可以直接把元件賣給歐美大公司。

光看這樣的版圖,你有什麼感覺呢?到底有什麼特色呢?很大一個特色就是在這個版圖�,我們都是在與自己競爭。

台灣有18項產品產量位居全球第一,就以我個人比較熟悉的NB產業來看,台灣2006年NB產量佔全球市場82%,我想2007年一定會到90%以上,但不是廣達與仁寶競爭,就是仁寶與英業達競爭、英業達再去與緯創競爭,幾乎都是台灣廠商自己在競爭。雖然帶動的產值非常大,在這樣的競爭條件下,很多公司投入很多錢去做研發;大家都知道施振榮先生提出微笑曲線的理論,微笑曲線兩端的品牌與研發的附加價值都非常高,比我們做製造高出很多,但我們競爭的結果是,很多廠商花了很多錢去做研發、去改善製程、去提升品質,然而結果只是讓你有更多機會去拿到單子,價格卻還是一樣差,差別只在於誰能拿到訂單。

所以對台灣製造業而言,施先生描述的微笑曲線其實是嘴巴歪一邊的微笑曲線,因為研發產生的價值只是能讓你拿到訂單,並無法產生高附加價值,所以研發那一邊的嘴角翹不了多高。ODM與OEM的差別,只是在客戶面前證明我們能做更好的東西,但也只是為了要拿到單子而已,ODM的「D」是小寫的「d」,還不是大寫的「D」。台灣廠商努力投入研發,只是成為拿到訂單的工具。

30年時空背景已迥異 台灣卻仍死守一畝田?

台灣代工製造業的版圖很大,究竟是在怎樣的時空條件下,台灣才形成了這樣的局面? 這是30、40年前,由政府與產業界共同走出來的路,是在相對人才、技術、及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我們共同走出來的一條路。現在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我們現在的人才、技術、與可運用的資源比30年前多出非常多,時空條件已完全不同,可是為什麼我們還是守著這一畝三分田捨不得放棄。

單以鴻海來看,5、6年前,可能沒有人覺得它有多大,30年前,它可能還在三重騎腳踏車,根本感受不到它的氣勢。30年前台灣對國外產業、技術是很陌生的,30年前的留學生也才剛到美國展開求學生涯,有產業經驗的人才並不多,不像現在,很多擁有國外產業經驗的人才回到台灣,帶動這些IC設計、帶動很多技術的開發,而30年前台灣產業與國外交流的機會也很少,不像現在每天絡繹於途、每天都在國外飛來飛去。

以NB來看,最早期台灣廠商就是代工製造,客人設計好交給台灣製造,就是EMS型態的生意,後來變成ODM,就是由台灣廠商設計生產;而現在,台灣廠商是連市場行銷都一手包,戴爾(Dell)、惠普(HP)就是來看明年我們可以提供什麼產品、能夠做什麼產品,以前是開規格給台灣做,因為他們了解市場,所以開好規格給台灣廠商做,但現在卻是都交給台灣廠商一手做到完。所以,我們對市場的了解,也不是30年前的狀況可以比擬的,但很奇怪的是,儘管是這樣,我們還是在做代工製造,還是在做30年前的事。

當時的時空條件下所形成的營運模式,我們還在大力的加碼,大力的加工,好像沒辦法走出一條出路,我想,這也是為何很多有識之士,每天都在呼籲我們應該走出不同的路,時空條件不一樣了,應該要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我們每天都在談創新,很多人以為創新就是那些精巧的設計;事實上,一個營運模式的卡位,到底要卡在怎樣的關鍵位子,比如代工的營運模式,就是一種創新,替台灣帶來如此波濤洶湧的榮景,就是一個偉大的創新。下一個營運模式應該卡在怎樣的位子上,將會是另一個重要的創新,究竟是向左轉向右轉,是研發還是品牌,很多人都這樣講,包括我自己也是,不過要做出來,要落實執行,才是一個關鍵。

百億美元超大企業集團成型 購併、國際化、向左向右走

我們從製造業的版圖中,來看看它已形成怎樣的規模。我估計,2008年台灣代工製造業的規模可達到3兆新台幣以上,而且將有10家企業達到100億美元的年營收規模。在我的實務經驗�面,100億美元年營收規模的企業,就已經是具有國際級規模的公司,在國際上很多場合就可以跟別人平起平坐了。

而以目前台灣赴大陸設廠生產的狀況來看,我估計,2008年台商僱用的大陸員工人數將達到3,000萬人,怎麼算出來?以目前製造業約4到5萬家計算,其中應該至少有90%都已到大陸設廠,而派出去的台幹可能高達40到50萬人,而每一個台幹通常會帶60人到100人的大陸員工,若以平均值約60人計算,50萬X60就是3,000萬人,這是很可怕的,我們帶動了3,000萬的大陸勞工就業機會,而若以營收年成長率10%計算,2013年台商僱用大陸員工人數更將達到5,400萬人。

這是一個很大的動能,到底這樣的動能,代表了什麼意義?這麼多年來,這麼大的規模,究竟發展出怎樣的趨勢? 我認為,台灣製造業有五大趨勢:購併成長、大集團的形成、全球化經營、向左向右轉、財務國際化。台灣製造業的規模已經這麼大,未來若要成長,一定是要透過合併。鴻海一個7,000億~8,000億元的規模,它若要繼續成長,就一定要購併,除了台灣的購併,也包括國際的購併案。

台灣製造業已經有8家以上的大型集團企業,包括鴻海、光寶、仁寶、廣達、明基、宏�、聯電、台積電等等,對照日本、南韓過去幾十年並無新的企業集團出現的經驗來看,台灣短期內應該不會再有新的集團出現了。

我從小到大,都認為台灣是一個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體,不像南韓都是大企業,但現在我看到的是很多的大企業集團在形成中,大集團最大的意義是有超大的資源可以做許多事。

舉例來說,我想如果晶圓代工公司要提升製程,隨便拿出10幾20億元投入研發絕不是一件難事,但如果要透過政府來做,光想到10億、20億元的預算要經過立法院,就知道結果一定很慘烈。所以,未來企業的轉型、創新的責任都應漸漸回到企業自己本身,因為企業自己有很多資源可以做。政府的科技產業政策不需要像過去30年那樣再帶著企業做、或是教企業怎麼做。企業漸漸集團化,自己擁有的資源、人才、及國際視野,絕對不會比政府的科技官僚少或差,李國鼎、潘文淵的時代,由政府帶著企業往前衝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我們的科技產業政策好像還處於轉型的尷尬期,讓人不時感受到李潘的身影猶存。

另外,企業漸漸轉向全球化,像是鴻海、宏�、明基等等,我舉一個小例子,就像是台灣在DVD播放器產業早已擁有相當高的佔有率,但卻始終被說成是「無頭產業」,因為台灣沒有自行開發生產DVD讀寫頭的能力,但就有一家開發DVD讀寫頭的公司,這家公司的研發實力乃經由購併飛利浦旗下的讀寫頭團隊而來,還有一個團隊在日本橫濱,所以,現在這家公司所有的研發人員都在海外,在這個公司�面,有荷蘭腔的英文、有日本腔的英文、也有台灣腔的英文,大家共熔一爐。這就是台灣廠商應該去做的事,就是往全球化發展,我們應該要到國際上去找人才、到國際上去找資源。

現在很多人都說要向右轉做品牌,做品牌說起來很簡單,好像把牌子掛起來,就是做品牌,去買一個西門子那麼大的事情,也叫做品牌。但也有很多人向左轉去投資做研發、創新,我知道,很多台灣製造業若不投資研發,EPS可能會增加1元,但做了這麼多研發,卻還是只變成爭取訂單的工具,不過,台灣公司投資研發的觀念已經很普及,只是研發的深度只限於開發短期產品。

而代工製造廠商的財務也已相當國際化,外資持股比重通常都不低,但這樣的國際化,是我們被別人國際化,未來有沒有可能是台灣把別人國際化呢?像是讓國外企業來台灣掛牌。如果能夠走到那一步,我們的國際化就更成功了。
(本文為蘇元良先生受邀於蔚華科技價值經略論壇演講之內容,由蘇元良口述,陳慧玲整理)


蘇元良現任華宇集團執行長,曾任教於台灣大學、交通大學,後出任工研院電通所副所長,1998年投身台灣電子產業,實際參與大型代工製造公司之營運。



On 1/2/08, Google 快訊 <googlealerts-noreply@google.com> wrote:

Google 新聞快訊關於: 台灣大學

菁英論壇台灣製造業的美麗與哀愁(上)
科技網 - Taiwan
而代工製造廠商的財務也已相當國際化,外資持股比重通常都不低,但這樣的國際化,是我們被別人國際化,未來有沒有可能是台灣把別人國際化呢?像是讓國外企業來台灣掛牌。如果能夠走到那一步,我們的國際化就更成功了。 蘇元良現任華宇集團執行長,曾任教於台灣大學 、交通 ...
查看此主題下的所有報導


 此一天一次 Google 快訊是由 Google 提供給您。.

移除 此快訊。
建立 另一個快訊。
管理 您的快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