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 2008

Brightcove VS Youtube

整理的好
推!
 
 
BrightCove:融合視頻

  YouTube無疑也是后電視時代成功的典范,但Brightcove正在証明,融合視頻比YouTube具有更大的傳播優勢。Brightcove是一個授權給視頻內容生產商或者節目制造商、以寬帶為技術依托、受眾可以自行控制與選擇的互聯網視頻系統。這個融合媒體由劍橋與馬薩諸塞的Jeremy Allaire互聯網公司開發,似乎就在一夜之間成為融合視頻的新亮點。

  2006年,當Google以16.5億美元天價買下YouTube的驚人新聞余溫尚在的時候,杰裡米·阿萊爾的Brightcove網站又在網絡視頻領域裡掀起了新一輪的血拼。但與YouTube這種以用戶自制視頻內容為主的業務模式不同,Brightcove所希望創造的是一個使任何人都可以提供或獲得視頻,並從中收取或分享收入的模式。

  Brightcove的成功在於它精明的營銷理念,一開始它就以一種低姿態贏得了視內容版權如命根的媒體公司的歡心,對於那些規模不大的中小制作公司而言,Brightcove幫助他們在互聯網上擴大影響,樹立品牌,增加盈利﹔對於有自己廣告網絡的大媒體而言,Brightcove又可以幫助他們在網上建立交易市場,選購或者出售視頻節目。Brightcove的聲譽為它在網絡江湖上贏得了信任,獲得了一連串來自傳統媒體的青睞:先是華納音樂,將使用 Brightcove 的技術在自己的網站內嵌播放器軟件。接著,華爾街日報在線、MarketWatch.com 和 Barron′s在線以及道瓊斯在線也決定和Brightcove合作,通過前滾視頻和橫幅廣告的方式來發布新聞與評論視頻等內容。

  Brightcove的成功還得益於市場的推力,互聯網視頻是網絡增值最快的部分。Brightcove創建的基本市場定位是互聯網視頻將會在未來網絡上無處不在,所有媒體內容就像互聯網本身的頁面一樣浩如煙海﹔Brightcove視頻內容的轉化建立在傳統電影、光盤、廣播、有線無線電視、衛星圖片傳播,甚至是互聯網視頻本身等在內的全球3500億美元的影像現實市場之上。市場潛力還不隻如此,Brightcove的視頻內容可以來自各大媒體,特別是傳統媒體。例如,《紐約時報》在遭受人員裁減、發行量增長下滑、報業小型化以后仍然不能擺脫困境的情況之下,實行了報紙的數字化,2006年9月與微軟攜手推出電子版報紙軟件"Time Readers"。同一年,紐約時報集團加入到Brightcove.com裡來,把部分《紐約時報》的內容打包成網絡視頻Brightcove。

  當傳統媒體報紙採用Brightcove發布信息的時候,美國的各大雜志出版業也拉開了進軍Brightcove的序幕,《新聞周刊》就是Brightcove.com原發起媒體集團之一,最近又有一些雜志加入到Brightcove中來。雜志出版業不同於報紙、電視的地方是它可以做得更加專業化﹔雜志所受到的最大威脅是網絡促使雜志讀者逐漸碎片化,越來越多的雜志通過內容推向網絡來重新獲得注意力經濟。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周刊目前有20%的收入來自網絡版廣告,這種狀況仍然在加速,到2010年將會達到總收入的30%﹔尼爾森信息集團目前已經有80%的收入來自網絡產品、軟件與服務。

  越來越多的報紙和雜志購買Brightcove的播放權來傳遞其內容,一個原因是Brightcove對媒體內容使用者的版權有嚴格的保護措施,另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Brightcove降低了電視廣告的成本,這對於報紙和雜志出版商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於是,電視的廣告客戶大批涌向視頻網站,后電視時代的融合視頻盛宴觥籌交錯。
 
 
 
 
 
2007年4月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發生後,《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傳統媒體紛紛採用當時一在場學生通過手機拍攝下來的錄像,通過Brightcove.com發布在網絡版上,滿足了讀者一睹為快的需求,同時也指出,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情況,請關注報紙版面內容。有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內容轉化成Brightcove,它的市場會因為傳統媒體的跟進變得更大。
 
利用 WEB2.0 的特性
讓每個人都可以提供或分享觀賞影片
和YouTube截然不同的的是他
讓提供影片的人可以 從這裡賺到錢

網站推出的同時  也同時推出 Brightcove廣告網
讓提供影片的人可以利用他的機制 
自己定出自己的價錢
感覺就是自己可以經營自己的頻道的感覺
 
而且 對於最有爭議的版權問題
在一開始就作了解決  因為完全都是有版權的
所以應該對於一些想利用網路行銷的公司和個人創作者
提供了一個很棒的平台吧

和網站一起賺錢 應該算是一種雙贏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