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9, 2008

金融海嘯一波又一波 鍾經樊: 商管學生出路現隱憂

November 9, 2008

》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 關鍵字: 台大教師專論 | November 9, 2008

【陳碧芬】

  百年少見的金融海嘯,對於經濟、財金學界的意義,不僅研究議題增多了,許多教授都說,現在上課的教材也變多了,學術理論和實務案例可以交互說明,國內外情境加上跨領域現象,學生們的學習與體會更為深刻。

  學生的學習意願 左右教授的教學動力

  其實,學生的學習意願左右了教授們的教學動力。猶記得2007年8 月美國次貸問題剛爆發時,時值部分大學財金營活動的舉辦,多數主辦單位為了引起參與學生的興趣,特別把次貸問題的形成與背景,增列為活動議題。結果,不出1個月的時間,許多財金系學生倒盡胃口,「拜託不要再提到『次貸』兩個字了」。中研院上週舉行「次貸與金融風暴」的研討會,沒想到擠進數百名與會者,3分之2是來自東西南北各地學校的學生,整個國際會議廳坐無虛席,連走道也被席地而坐的學生擠滿了。

  前後才1年餘時間,情境天差地別。「學生現在真的怕了!」清華大學計量財務金融系教授兼系主任鍾經樊說,去年的時候,大學生以為次貸只是美國市場的小商品出了問題,聽過一、二遍就不想聽了;沒料到,次貸問題愈來愈嚴重,終而爆發全球性的金融海嘯,留下來的災情會讓商管學院學生,在未來2、3年進入職場找工作都很困難,若不是心目中最想任職的國際金融機構紛紛倒閉,就是過去以來念的國際金融學、金融創新商品等等課程已面臨無用之地,甚至國際資本市場都在重整,誰都不知道明天會是什麼模樣?

  教育英才特別重要的是 必備前瞻和遠見

  在此情境,教授們平日的研究功力,與教育英才必備的前瞻和遠見,就顯得特別重要。

  台大財金系教授沈中華說,「金融市場上現在是坑坑洞洞,補破洞的方法是要點點滴滴地做」,表示說重著實務的財金學界,需要亦步亦趨地關注金融海嘯的形成、發展、影響層面,以及後續的收拾對策,教授們要非常投入,隨時更新授課的內容,以便帶給學生正確的思考方向。

  前金管會委員、台大財金系教授李賢源的作法,就屬於按部就班。他說,由於是從台大借調到金管會,仍要按規定每週回台大授課,在委員任期的最後1年、也就是次貸剛發生時,他開始收了3名研究生,集中研究力量在信用議題(credit)上,作為結構金融商品課程的內容延伸。李賢遠自己則每天上網收集最新資訊,且偏重在各國法規上的對策,例如英國和愛爾蘭的金融法規與修正,要求上課學生一起閱讀,「讓學生們明白問題所在」,但若要進一步地提出解答,恐怕連教授們都沒有。

  「現在的學術界知識,不足以分析真正的病因」,鍾經樊認為,雖然各國學者陸續都講了一些話,但國際間缺乏大師級的解析,美國經濟研究局NBER裡的期刊論文,也偏向與歷史比較分析較多,例如193 0年代大蕭條、2001年科技泡沫、2008年金融海嘯等。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在台大經濟系兼課,從經濟史上提出過、但沒被當時重視的議題,例如信用循環(credit cycle),"Minsk moment"裡有關央行的最後救世主角色等。

  學術界能做到的第一步 是追蹤金融海嘯發生過程

  學術界目前能做到的第一步,是追蹤金融海嘯的發生過程,然後「在學術圈聚會上丟出問題」,例如,有人質疑科技研發慣用的熊彼德創新理論,倒底能不能用在金融創新上?為了阻止流動性陷阱擴大,政府在資本市場祭出的管制對策,最後該如何收拾?下一波的金融商品,該長什麼模樣,才能被投資市場接受?投資銀行的經營模式,未來可能如何改變?這些問題,左思右想,答案都很難一夕浮現。

  目前也在大學兼課的前荷蘭銀行台灣區行政長林士淳認為,自己從實務界來,在課堂上與年輕一代互動時,最想強調社會道德在金融交易的重要,因為華爾街金融業顯然是喪失了道德本質,為了追求盈利而無限擴大財務槓桿,造成禍留後代子孫。多數學生是看到金融海嘯之下的全球財富萎縮程度、金融業虧損血流成河的慘狀,在恐慌中,更願意投入困難的學術研究,成為金融海嘯的外一章。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