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3, 2008

《賽局理論》還是諾貝爾經濟學獎主流

October 21, 2007

《賽局理論》還是諾貝爾經濟學獎主流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 關鍵字: 國外高教趨勢 | October 21, 2007


《賽局理論》還是諾貝爾經濟學獎主流

【陳碧芬】

   二○○七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三位得主,赫維茲(Leonid Hurwicz) 、馬斯金(Eric Maskin)及邁爾森(Roger Myerson),因為多年來為「機制設計理論」(Mechanism Design theory)奠定基礎、建立整體架構,進而發揚光大,獲得瑞典中央銀行頒發此一殊榮。

  機制設計理論興起於一九六○與七○年代, 基本邏輯不脫賽局理論和社會選擇理論,美國及英國經濟學界較為熱衷,英美大學的經濟系也列為課程之一,鮮少在重視哲學思考的歐陸大學裡出現。該理論的推 導,需要大量的數學計算,美國經濟學圈子裡曾說,邁爾森把經濟學變得工程學一般;德法經濟學者得知今年的結果時也感嘆道,諾貝爾經濟學獎什麼時候才能真正 走入「真實世界」?

  理論艱澀 大眾模糊

  其實,認為機制設計理論過於「理論派」的反對說法,並不是針對三位大師的理論研究本身,而是理論運用到政治、社會,甚至商場上等實際層面,極可能面臨「人類私心」的挑戰,才是當今國際間最難以克服的盲點。

  舉個例子來說,機制設計理論可以經由不同機制的設計,來解決訊息成本和誘因機制兩大問題,以判別市場是否有效運作?政府是否需要干預?資源配置的良窳與否?無論如何規畫模型及公式推導,最後總是會敗在眼光狹隘如鼠的政客手上。

  因此,即使三位得獎者經過四十年的累積研究,盡力讓機制設計理論擴大實用性,走出單純的抽象與數學,得獎消息公布時,學術圈以外的普羅大眾還是一頭霧水。

  美籍學者一脈相傳

   賽局理論與機制設計理論相輔相成,因此發展出跨領域的應用,美國經濟學界是居中翹楚。諾貝爾經濟學獎多年來因此一議題而獲獎的學者,清一色是美國籍,包 括一九九四年的納許(John F. Nash)、一九九六年William Vickrey、二○○一年Michael Spence、二○○ 五年歐曼(Robert J. Aumann)與謝林(Thomas C. Schelling),他們的研究成果廣大地運用在政治經濟議題上,較為突出的包括冷戰解析、兩岸關係、環保議題等。

  從一九六○ 年代發展至今,美國運用賽局理論幾乎已臻極至。三位得獎者之一的邁爾森,著有《博弈論:矛盾衝突分析》及《經濟決策的概率模型》,自己也陷入美國大學「資 源配置」的賽局圈套裡。他於二○○二年從西北大學轉任芝加哥大學,一則是因為他個人在數學經濟方面累積三十年的心血投入已成氣候,另則是芝大經濟系傳統 上,以高薪挖角「未來五年內可能得獎的經濟學家」,邁爾森相衡各種可能的情勢,終而順利地從諾貝爾獎搖籃裡脫穎而出,以五十八歲之齡成為今年最年輕的得獎 者,也把他個人的學術生涯推向最高峰。

  得獎機率 越老越高

  相對上,一九一七年出生、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的赫維茲,今年已經九十歲,為歷來年齡最高的得獎者,顯得「老來出運」。

   赫維茲的得獎與去年得獎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費爾普斯(Edm und S. Phelps)有相近之處,兩人多年來已在候選人名單之上,皆是高齡才獲獎,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一九六○、七○年代,研究理論也都是基礎理論類,絕然不同 於近代的創新理論。國內經濟學界因此認為,「會不會是諾貝爾經濟學獎也在出清存貨?」,讓所有該得獎的資深研究者都快點領獎,好向二十世紀正式告別。

   這般的說法,有足跡可證。赫維茲並沒有顯赫的學歷,甚至沒有經濟學博士學位,放眼當今國際間的財經名人,唯有美國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班能相提併論,自大 學夜間部畢業卻能坐上全世界最重要的財金大位。然而,畢竟葛氏時代已隨他的卸任而告別,接任主席的柏南克頂著最亮麗的MIT博士、長春籐大學教授,才能稍 稍對狂野的資本市場有所威信。

2007/10/21 – [ 工商時報/經濟教室/A7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