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30, 2009

台灣和日本最需要的是IC (Innovation and Change)

January 29, 2009

》 台灣和日本最需要的是IC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 關鍵字: 台大教師專論 | January 29, 2009


台灣和日本最需要的是IC
書名:形塑生活者大國 ——大前流心理經濟學作者:大前研一出版:天下文化

本文是台大副校長、國企系教授湯明哲推薦序

25年前,在麻省理工學院(MIT)讀博士時,發明選擇權公式的布萊克(Fischer Black)教授,從任職的高盛投資銀行回校演講,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們認為投資者是不是理性的?在經濟學當道的MIT,沒有人不相信投資者是理性的。

他接著問︰下列兩個投資方案,你們選擇那一個?一是有一半機率會賺1萬元和1,000元,期望值是5,500元;一是有一半機率賺2萬元和虧8,000元,期望值是6,000元。結果大多數學生選一,穩賺但期望值較低。

布萊克的市場經驗是投資者不是完全理性的,會受到人類決策行為的影響。傳統的經濟學假設人都是理性的追求效用的極大化,但當人的行為不理性時,經濟學的預測和工具就會失效。這個論點,後來發展成財務行為學。

本書也採取類似的論點。大前研一將日本人的消費和投資心理上的特點,納入總體經濟學的考量後,再解釋為何在日本經濟崩潰後,日本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完全無效的原因。

他認為,日本民眾過於保守,只願意將資產放入銀行存款,忍受超低的利息,不願意投資回報率較高的國外市場,也不願意消費;因此儘管日本央行將利率降為1%,也無法刺激經濟發展,造成日本經濟十年陷於泥沼中。

但他的論點只限於日本的情況,美國在911事件後,也將利率降為1%,結果成為強力刺激,造成現今的金融海嘯。所以心理經濟學的適用性,要看不同國家的而定。

除了心理經濟學外,大前研一對於日本經濟還提到許多針貶之言。由於台灣和日本的環境類似,許多值得我們深思。例如他提到個別IQ高、集體IQ低的現象,在學校讀書拚死拚活,出了學校毫不讀書。這些現象其實是教育制度使然,台灣和日本的教育制度都是以死讀書為主,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不培養國際視野,結果在國際化的浪潮中,國家競爭力逐漸衰退。

大前研一建議,40歲以前要有五年的國外居住經驗,否則40歲後,觀念已經固化,不容易再適應國際化的社會。

換言之,大前研一認為日本現在最需要的是IC(Innovation and Change)。這也是台灣企業現在最需要的藥方。

【2009-01-29/經濟日報/A3版/經營管理•新春特刊】

Tuesday, January 27, 2009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 you stronger


工商時報 2009.01.24  

鴻海今年營收逆勢挑戰2.2兆
杜蕙蓉、黃智銘╱台北報導

●鴻海昨日舉行旺年會,總裁郭台銘化身獅子王,與員工同樂。圖╱顏謙隆

     金融海嘯襲擊,在專家普遍看淡產業景氣中,鴻海(2317)集團總裁郭台銘強調,經過近二日來的經營績效檢討會後確定,今年集團還會逆勢成長,並勉勵員工要像富有奮鬥精神的「台灣牛」一樣努力打拚,用創新科技,來撥雲「覓」日。

     鴻海內部經營會議敲定為全年成長幅度約1.5至2成,合併營收將由去年1.9兆元向上挑戰至2.2兆元,正式突破2兆元大關;而外資圈初估,鴻海去年每股盈餘約在7.8- 8.5元之間,股利預估將在3月中公布,將高於去年4.5元(其中現金股利3元)的高水準,大幅拉高配發股利比重。

     郭台銘說,他剛從美國、日本回來,連2天的時間與幹部召開經營績效檢討會,已確定今年要用創新的科技來延續成長力道,而對今年景氣的看法,則要撥雲「覓」日。

     郭台銘在昨日鴻海年度盛事的尾牙中,用感性的口吻感謝員工一年來的辛勞,也表示,今年鴻海股東會率先在4月16日召開,除了想提前結帳,讓員工和股東可先領到股利外,也是要讓高階主管可以全心投入,為「第2季和第3季可能的復甦」作準備。

     郭台銘說,鴻海去年非合併營收1兆4730億元,增加近2400億元,雖然未達3成的目標,也有近2成成長,而集團總營收成長11%,目前手上現金還有1千多億元,就初步估計,去年第四季還是處於獲利階段。

     向來喜愛作對聯的郭台銘,這次以「鴻翔千里展翅天宇惟科技創新可撥雲覓日」,「海角七號落根本土賴意志堅定仍逆水逐浪」,橫批「富牛則康」來彰顯景氣和鴻海的對應之道。

     郭台銘表示,過去他的對聯精神指標的橫批,都是「富士則康」,今年剛好是牛年,所以寫了「富牛則康」,他認為員工「把袖子捲起來、腳伸出來」就成了一頭牛,且不只是台灣牛,還是橫撞世界的「進攻牛、奮鬥牛」,有奮鬥意識的牛,公司未來一定會健康。

     由於今年的股東會鴻海幾乎是比往年提早一個半月,郭台銘也語帶玄機的表示,除了是有信心繳出讓股東滿意的成績單、提前確定員工配股外,最重要的就是希望能提早結帳,讓高階主管可以全心投入,為「第2季和第3季可能的復甦」先預作準備。

     至於針對「科技創新」部分,郭台銘表示,台灣將來 面臨到產業結構調整時,科技就是唯一的選擇,沒有其 他的捷徑;而專利又是科技的重要指標,因此看公司營運是否健康「不能只端看資產負債表,還要看公司有多少專利」,未來能帶給公司多少收入。//////

魏德聖創造奇蹟 (2009-01-27 文╱張士達)

個四十歲的導演,交出了人生第一部劇情長片,就成為台灣近年最賣座的電影。魏德聖的夢想很大,他知道如何去實現,「我很清楚我在做什麼。」

五年前,魏德聖是一個籍籍無名的新導演,卻忽然在台灣電影圈聲名大噪,只因他花了台幣二百多萬元,為自己策劃中的新片《賽德克.巴萊》拍出一支五分鐘的試片短片,向企業界募集拍攝該片所需的二千萬美金預算。

當時,台灣電影正跌到有史以來的谷底,魏德聖這個驚人的賭注,讓他幾乎淪為遭人訕笑的瘋子,籌錢當然也處處碰壁。不過這個一時的笑談,如今卻是《海角七號》奇蹟的起點。

魏德聖為台灣原住民抗日的霧社事件所感動,希望拍成史詩格局的《賽德克·巴萊》,然而不僅該片的原住民題材過於冷門、片中得講原住民語,而且缺乏明星掛帥,還要花那麼多錢,由一個從沒拍過長片的導演執導,當然沒有人敢投資。然而魏德聖拿?企畫案向金主募資的挫敗經驗,卻絲毫沒有打擊他的自信,因為他知道自己好在哪�,只是別人還不懂得欣賞。

逐步圓夢

魏德聖的夢想很大,但他知道要用務實的方式來執行:如果大的夢想還無法實現,就先從小的夢想開始好了。既然大家不相信他可以拍規模龐大的《賽德克·巴萊》,那就先拍一部比較小的片子,來證明他可以做到──這就是如今的《海角七號》。他很有把握地相信自己有百分之百的能力,可以拍出一部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電影,而且一定會賣錢。

魏德聖的獅子座性格,讓他既然要做,就要玩最大的賭注,而且不容許失敗。因此,當台灣的電影環境惡劣到連幾十萬美金都沒人願意投資時,他決定乾脆豁出去,拍一部兩百萬美金成本的電影。既然明星也不一定是賣座的保證, 他就乾脆找了一?不是當紅的明星來演《海角七號》。

每一個看似賭氣的決定都不被看好,但他卻強調:「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海角七號》中的每一個故事環節與觀眾的反應,都在他的計畫與掌控之中,他知道這是一部注定賣座的電影,而且從頭到尾都是《賽德克·巴萊》的縮影:原住民的元素、本土的情感、小人物的故事、沒有明星掛帥、台灣與日本的歷史關係。只要《海角七號》成功,就可以證明《賽德克·巴萊》是可行的,那麼他真正的目標就可以實現──這是一串連環的夢想,必須按部就班地進行,急不得。


一九九九年魏德聖就拍出備受好評的短片《七月天》,其實當時他就有機會拍片,但接下來,他卻花了快九年的時間,才交出第一部長片《海角七號》。這段期間,許多台灣新導演前仆後繼硬擠出幾十萬美金的小成本,拍出人生第一部電影,卻只能在捉襟見肘的情況下,使得拍攝成績大打折扣,結果淪為處女作即成絕響的「一片導演」。

魏德聖說:「我不想像他們一樣。因為我知道,如果對現實將就妥協,品質就會打折,夢想一定不會圓。」他寧可利用這段時間來儲備能量。他相信有時候,等待是必要的。

積累戰鬥力

當大環境已經惡劣到讓人無法抗衡,魏德聖認為與其浪費精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如好好準備自己的戰力。他利用這幾年的時間擔任副導累積經驗,一方面訓練自己,一方面潛心構思劇本。他並不在乎跟其他人比較:「不必因為同樣是三十歲,看到人家比你有成就,就覺得自己輸了。」他建議年輕人,與其踏出第一步就非要闖出名堂,不如花幾年時間,讓自己做好準備。「即使第一次成功機會小之又小,也期望下一次離成功不會太遠。」

他相信,確定自己在做正確的事情,是很重要的先決條件。因此對於還在徬徨迷惑的年輕人,他建議寧可花五年的時間,讓自己變得強壯,知道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一行、到底快不快樂。他說:「這段等待的時光,不要以為是沒有用的。不要輕易出手,但是要考慮得很周全,等到你準備好了,一拳打下去,就要打到他抬不起頭來。」

以《海角七號》打出的這一拳,就是他以十幾年時間沉潛練習出的功力。他當兵時看了一部由義大利籍導演拍攝的電影《四海兄弟》,驚覺「原來這就是電影」,從此對電影?迷,於是從電視劇的道具、場記等做起,慢慢累積經驗。他從沒念過電影課程,也沒讀過大學,卻全靠自修而穩紮穩打練就一身本領。

魏德聖原本不會寫劇本,於是他把別人的電影一場一場戲拆解分析,研究其中的分鏡,才知道一部電影是如何組織起來的。而他從一個不會畫圖的人,到如今《賽德克·巴萊》的三千多張分鏡表已經全部畫完。這部電影在他腦中已經完全成形,只要有足夠資源,他隨時可以拍得出來。自信讓他敢於大聲說話,敢於在眾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堅持理想,因為他知道他做得到。 「我今年已過四十歲,如果我能活到一百歲的話,還有六十年好活。如果我現在就什麼都說我做不到的話,那活的目的到底是為什麼,難道是為了喘口氣嗎?」

Sunday, January 25, 2009

鴻海變成「全民公敵」?郭台銘顧地盤,買帶送固iPhone訂單

鴻海變成「全民公敵」?郭台銘顧地盤,買帶送固iPhone訂單
某長期與鴻海激烈競爭的大廠,該公司董事長在兩年前眼見郭台銘的名字不斷出現在影劇版、緋聞正熾,便鄭重的對其他主管說:「這是我們一生最好的機會。」
【文╱陳良榕】

業界開玩笑:郭台銘的壞三倍言論,指的是鴻海比你們想的壞三倍
他們為了爭取iPhone的訂單備戰許久,下足功夫研究現在的獨家供應商—鴻海,知道光為了「雕」出iPhone那一圈完美無瑕的金屬環(一個造價接近二十美元),鴻海投資上千萬美元,買了數千台的專用洗床機(一般電子產品用不到)。這是任何競逐iPhone訂單的業者都得付出的高昂代價。

雖然鴻海築起技術和資本的高牆,但在競爭者眼裡,鴻海已因各集團「爭權奪利」陷入混亂,正是乘虛而入的大好機會,並認為重回第一線的郭台銘正為該集團的過度擴張而焦頭爛額。也因此,郭台銘之前的「壞三倍」之說,「應該是說他自己吧!鴻海比你們想像的壞三倍!」

在黯淡的○九年,iPhone是少數被看好能持續成長,而且能帶來驚人營收的明星產品,也是鴻海手中最令人垂涎的大肥肉。有意競逐者眾,廣達、華碩,外商偉創力、捷普都傳出有意搶單。並已有業者進入蘋果內部審核程序。業界普遍認為○九年一定會出現第二家iPhone供應商。尤其蘋果備受期待的下一代iPhone,被看好是更便宜、更大量的iPhone NANO,一旦推出可望成為出貨量破億、營收破兆的超級產品,任誰拿下都是一劑大補帖。

iPhone 訂單○九年仍落鴻海

一月初,卻出現鴻海贏得蘋果電腦中國代理權的傳聞,儘管鴻海發言管道否認,但富士康卻因此一日間大漲一八%。根據元大投顧下游科技主管分析師陳豐丰掌握的可靠消息,鴻海拿下的應該是iPhone在中國的物流業務。因為iPhone即將在四月由中國移動在中國獨家銷售,一年至少有五百萬支的銷量,將由鴻海從自家生產線,直接配送到中國移動在各省的據點。現在已有鴻海員工拿著2.75G的iPhone在中國測試了。

但此事與其說是「利多」,還不如視為鴻海為了防堵對手搶單的「附送服務不加價」策略。鴻海甚至可能因此而增加短期支出,但好處是「iPhone○九年的單應該不會怎麼動了,」陳豐丰說。

○八年底鴻海從廣達手中搶走兩成蘋果Macbook訂單一事,更在筆電業掀起軒然大波。鴻海欲進入筆電市場一事已盛傳數年,但成果有限,僅拿下新力部分機種。在不景氣的當下,若鴻海又蠢蠢欲動,則其他業者必定更加不能原諒。仁寶總經理陳瑞聰便在去年第三季法說會表示,「鴻海若積極搶單,必須面臨失掉其他生意的機會。」

廣達已搶先採取行動。根據摩根大通表示,廣達已迅速砍掉對鴻海集團的零組件訂單,其中以鴻準的散熱模組為主。由於摩根大通預期其他ODM大廠也將跟進,在鴻海可能成為組裝業「全民公敵」的狀況下,機殼、機構件、散熱模組、連接器的訂單都可能繼續流失,而競爭同業可成、巨騰、Tyco都可望受惠。由於零組件生意才是鴻海的主要獲利來源,因此摩根大通預期,鴻海最後會被迫與ODM大廠簽下「停戰」協定,暫停進軍筆電市場。

但一位筆電零組件大廠總經理不認同此點。他分析,台灣ODM廠規模日大、議價能力也與日遽增,讓惠普、戴爾等品牌大廠愈來愈有戒心,擔心筆電會從現在的「買方市場」變成「賣方市場」,因此積極培植鴻海和偉創力加入代工行列。

在大廠策略性的撐腰下,鴻海成為台灣電子業「全民公敵」的新聞,未來仍將持續發生。

【詳細內容,請見財訊月刊323期

鴻海》接班 郭董頻點名四新秀

鴻海》接班 郭董頻點名四新秀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去年底宣布「重披戰袍」,但他昨(23)日強調,鴻海的接班計畫不中斷,昨天多次公開點名介紹鍾依文、鍾依華、林忠正、陳國台等四位潛力新秀,被視為「鴻海接班二代軍」。

戴正吳等老將 機率不大

郭台銘昨天在「鴻海科技集團2008旺年會」上,頒發年度重要獎項「最佳綜合經營績效獎」,他在頒獎時指出,四個事業群總經理中,除了蔣浩良年紀較輕,戴正吳、徐牧基、呂芳銘等都是和他一路打拚的老將,準備退休,接班機會不大。

郭台銘透露,明年說不定會由集團副總裁暨模具事業群總經理徐牧基,代替自己擔任頒獎人,不斷暗示自己的退休規劃。

郭台銘坦承,鴻海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接班問題,他一定會帶領鴻海走過2009年困境,為了讓接班計畫順利進行,他已聘請台大EMBA教授李吉仁擔任人資長,以協助解決鴻海的接班問題。

郭台銘昨天不尋常在旺年會上,公開點名四位鴻海「新秀」:鴻海個人電腦嵌入式事業群(PCEBG) 總經理鍾依文、為鴻海拿下蘋果iPhone手機訂單的大功臣鍾依華、CCPBG 事業群副總林忠正、及資訊系統整合及服務產品事業群(CMMSG) 執行副總陳國台等四名大將。

其中鍾依文原本就名列去年郭台銘提出的12名接班梯隊名單中,今年二度獲得欽點;而鍾依華為鍾依文胞弟,兩兄弟同樣獲得郭台銘青睞,受到矚目。

李吉仁人資長 協助規劃

另外,林忠正隸屬戴正吳旗下的CCPBG 事業群,可望繼鴻海「日本通」戴正吳、戴豐樹後,成為下一個日本業務接班人。陳國台則是鴻海最大事業群CMMSG 執行副總,負責重要客戶惠普(HP)。

郭台銘在去年鴻海尾牙上表示,將退至第二線,展開「交棒三部曲」。另外,鴻海去年6月股東會上也啟動「永營計畫」,向台灣大學借將,開辦鴻海大學,協助鴻海規劃接班布局、培養接班人才,李吉仁就是郭台銘向台大借來的企管大將。

今年鴻海經營績效大獎由戴正吳領軍的消費電子產品事業群(CCPBG)獲得金獎;呂芳銘掌旗的網通事業群(CNSBG)獲得銀獎;蔣浩良的數位科技玩具事業群(iDPBG) 和徐牧基的模具事業群(SHZBG)並列銅獎。

【2009/01/2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Saturday, January 24, 2009

鴻海12猛將 各掌千億營收

鴻海12猛將 各掌千億營收

「鴻海帝國」去年營收規模直逼2兆元,除了具備奇里斯瑪(charisma)領袖特質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外,旗下12個事業群總經理都是驍勇善戰的大將軍,因此成就了全世界最大代工王國的傳奇。

奇里斯瑪指的是「領袖人物的非凡魅力」。鴻海企業文化低調,除郭台銘外,外界對鴻海高層主管認識不多,去年郭台銘原本有意交班,欽點12名事業群總經理為接班梯隊,才讓大家有機會一窺鴻海事業群布局的輪廓。

郭台銘的12個接班候選人分成四類。其中戴正吳、盧松青、游象富、徐牧基都是和郭台銘並肩作戰超過20年的「鴻海老臣」。簡宜彬、鍾依文是公司積極培養的「新生代」。

「外來派」包括李光陸、黃震智、劉燈桂,分別因為鴻海合併國電、普立爾,而跟著轉戰;另外呂芳銘出身自惠普(HP)、蔣浩良曾擔任蘋果電腦副總裁、程天縱為前德州儀器(TI)亞太區總裁,三人屬於「外商派」。

鴻海12個事業群總經理個個低調,但手握大權,平均每個人掌管的年營業額超過1,000億元,最高甚至達3,000億元,比起宏達電、聯發科等國內重量級上市公司的執行長不遑多讓。

由於責任重大,加上郭台銘治軍嚴謹,鴻海各事業群總經理所承受的壓力非外界所能想像。過去一年來,鴻海碰上金融海嘯,股價重挫,這些主管身價頓時縮水一半以上,郭台銘最近啟動鴻海「薪傳計畫」、及號召主管只領1 元年薪,使這些主管跳脫「為錢而戰」,昇華成為榮譽、為熱情而戰。

【2009/01/1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郭台銘:鴻海Q4仍獲利 永營計畫培養接班人 【1/23 20:15】

郭台銘:鴻海Q4仍獲利 永營計畫培養接班人 【1/23 20:15】

〔中央社〕全球專業電子代工大廠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今天在尾牙時搶先透露,因為3呆打得早,去年第4季仍是獲利。對於接班問題,他已與台大合作永營專案計畫,積極面對。

金融風暴造成市場動盪不安,為滿足投資人對財務資訊透明度需求,鴻海精密除將提早結算去年成績、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郭台銘今天在尾牙時搶先透露,因為3呆(呆帳、呆庫存和呆資產)打得快,比別人早3個月踩剎車,所以去年第4季仍是獲利。

對於接班問題,郭台銘也積極面對。自半年前藉著與台大合作「永營專案計畫」,借將台大國際企業學系教授李吉仁,擔任永營計畫執行長與鴻海人資長,積極培養內部人才。

郭台銘今天頒獎給鴻海今年營收前 3名的事業群,分別是由戴正吳、徐牧基、蔣浩良 3位總經理率領。但郭台銘也強調,面對2009年挑戰,他還是會親自帶領大家渡過。

鴻海今天尾牙表揚多位自1996年以來持續表現優異的員工。郭台銘表示,鴻海由製造的鴻海轉變為科技的鴻海,就是靠著研發人才,目前台灣研發工程師佔台灣全體員工半數,未來還要提升至四分之三的比重。

郭台銘指出,鴻海在台灣和大陸的資訊科技產業專利第一,在台灣的專利數量還超越工研院,在美國專業資訊科技雜誌排名也名列前茅,鴻海就是靠著科技與技術才能繼續成長。

鴻海的專利研發表現也呼應尾牙上郭台銘親自構思的對聯「惟科技創新可撥雲覓日」。

鴻海今年營收逆勢挑戰2.2兆

鴻海今年營收逆勢挑戰2.2兆

  • 2009-01-24
  • 工商時報
  • 【杜蕙蓉、黃智銘╱台北報導】

●鴻海昨日舉行旺年會,總裁郭台銘化身獅子王,與員工同樂。圖╱顏謙隆

     金融海嘯襲擊,在專家普遍看淡產業景氣中,鴻海(2317)集團總裁郭台銘強調,經過近二日來的經營績效檢討會後確定,今年集團還會逆勢成長,並勉勵員工要像富有奮鬥精神的「台灣牛」一樣努力打拚,用創新科技,來撥雲「覓」日。

     鴻海內部經營會議敲定為全年成長幅度約1.5至2成,合併營收將由去年1.9兆元向上挑戰至2.2兆元,正式突破2兆元大關;而外資圈初估,鴻海去年每股盈餘約在7.8- 8.5元之間,股利預估將在3月中公布,將高於去年4.5元(其中現金股利3元)的高水準,大幅拉高配發股利比重。

     郭台銘說,他剛從美國、日本回來,連2天的時間與幹部召開經營績效檢討會,已確定今年要用創新的科技來延續成長力道,而對今年景氣的看法,則要撥雲「覓」日。

     郭台銘在昨日鴻海年度盛事的尾牙中,用感性的口吻感謝員工一年來的辛勞,也表示,今年鴻海股東會率先在4月16日召開,除了想提前結帳,讓員工和股東可先領到股利外,也是要讓高階主管可以全心投入,為「第2季和第3季可能的復甦」作準備。

     郭台銘說,鴻海去年非合併營收1兆4730億元,增加近2400億元,雖然未達3成的目標,也有近2成成長,而集團總營收成長11%,目前手上現金還有1千多億元,就初步估計,去年第四季還是處於獲利階段。

     向來喜愛作對聯的郭台銘,這次以「鴻翔千里展翅天宇惟科技創新可撥雲覓日」,「海角七號落根本土賴意志堅定仍逆水逐浪」,橫批「富牛則康」來彰顯景氣和鴻海的對應之道。

     郭台銘表示,過去他的對聯精神指標的橫批,都是「富士則康」,今年剛好是牛年,所以寫了「富牛則康」,他認為員工「把袖子捲起來、腳伸出來」就成了一頭牛,且不只是台灣牛,還是橫撞世界的「進攻牛、奮鬥牛」,有奮鬥意識的牛,公司未來一定會健康

     由於今年的股東會鴻海幾乎是比往年提早一個半月,郭台銘也語帶玄機的表示,除了是有信心繳出讓股東滿意的成績單、提前確定員工配股外,最重要的就是希望能提早結帳,讓高階主管可以全心投入,為「第2季和第3季可能的復甦」先預作準備。

     至於針對「科技創新」部分,郭台銘表示,台灣將來 面臨到產業結構調整時,科技就是唯一的選擇,沒有其 他的捷徑;而專利又是科技的重要指標,因此看公司營運是否健康「不能只端看資產負債表,還要看公司有多少專利」,未來能帶給公司多少收入。

蔣浩良、戴正吳 接班熱門

蔣浩良、戴正吳 接班熱門

  • 2009-01-24
  • 工商時報
  • 【杜蕙蓉、黃智銘】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原訂去年4月1日交棒的計劃,再度延期。究竟旗下大將,誰能真正取代鴻海的「經營之神」,成為最佳的接班人,仍有相當大的變數。

     郭台銘針對接班人的要求及時間表一變再變,從去年的「12金鋼接班人」至近期的「永贏專案」,版本一變再變,顯然郭台銘與鴻海集團劃成等號的事實,短期內很難改變。目前浮上檯面的人選以蔣浩良及戴正吳機會最大,至於56年次,屬年紀最輕的HP、DELL的主要負責人簡宜彬,目前聲勢較低。

     蔣浩良採美系作風,與蘋果電腦關係菲淺,再加上年輕有衝勁,符合郭台銘最佳的接班標準。

     由於蔣浩良近期來搶攻蘋果的iPOD之外,近期來大舉搶市的3G iPhone,也是鴻海與蘋果關係持續緊密的最佳利器。

     至於與郭台銘併肩合作的戴正吳,近期來隱然以鴻海集團「最佳救火隊」身分自居。他本人不但身肩日本主要客戶SONY及任天堂最佳聯繫窗口之外,另外,日前亦進入鴻準及經營階層及接替普立爾光電事業部的黃震治的職務,鴻海的日本客戶及人脈,上從光電零組件,再至系統組裝,都由他一手掌握。

鴻海》接班 郭董頻點名四新秀

鴻海》接班 郭董頻點名四新秀

http://www.cdnews.com.tw 2009-01-24 10:05:11
張達智/整理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去年底宣布「重披戰袍」,但他23日強調,鴻海的接班計畫不中斷,23日多次公開點名介紹鍾依文、鍾依華、林忠正、陳國台等四位潛力新秀,被視為「鴻海接班二代軍」。

戴正吳等老將 機率不大

 經濟日報24日報導,郭台銘23日在「鴻海科技集團2008旺年會」上,頒發年度重要獎項「最佳綜合經營績效獎」,他在頒獎時指出,四個事業群總經理中,除了蔣浩良年紀較輕,戴正吳、徐牧基、呂芳銘等都是和他一路打拚的老將,準備退休,接班機會不大。

 郭台銘透露,明年說不定會由集團副總裁暨模具事業群總經理徐牧基,代替自己擔任頒獎人,不斷暗示自己的退休規劃。

 郭台銘坦承,鴻海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接班問題,他一定會帶領鴻海走過2009年困境,為了讓接班計畫順利進行,他已聘請台大EMBA教授李吉仁擔任人資長,以協助解決鴻海的接班問題。

 郭台銘23日不尋常在旺年會上,公開點名四位鴻海「新秀」:鴻海個人電腦嵌入式事業群(PCEBG) 總經理鍾依文、為鴻海拿下蘋果 iPhone手機訂單的大功臣鍾依華、CCPBG 事業群副總林忠正、及資訊系統整合及服務產品事業群(CMMSG) 執行副總陳國台等四名大將。

 其中鍾依文原本就名列去年郭台銘提出的12名接班梯隊名單中,今年二度獲得欽點;而鍾依華為鍾依文胞弟,兩兄弟同樣獲得郭台銘青睞,受到矚目。

李吉仁人資長 協助規劃

 另外,林忠正隸屬戴正吳旗下的CCPBG 事業群,可望繼鴻海「日本通」戴正吳、戴豐樹後,成為下一個日本業務接班人。陳國台則是鴻海最大事業群CMMSG 執行副總,負責重要客戶惠普(HP)。

 郭台銘在去年鴻海尾牙上表示,將退至第二線,展開「交棒三部曲」。另外,鴻海去年6月股東會上也啟動「永營計畫」,向台灣大學借將,開辦鴻海大學,協助鴻海規劃接班布局、培養接班人才,李吉仁就是郭台銘向台大借來的企管大將。

 今年鴻海經營績效大獎由戴正吳領軍的消費電子產品事業群(CCPBG)獲得金獎;呂芳銘掌旗的網通事業群(CNSBG)獲得銀獎;蔣浩良的數位科技玩具事業群(iDPBG) 和徐牧基的模具事業群(SHZBG)並列銅獎。

郭台銘預告老將屆退休 鴻海接班年輕新勢力崛起

郭台銘預告老將屆退休 鴻海接班年輕新勢力崛起

(2009/01/25 00:45)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去年底宣布「重披戰袍」,但他在尾牙上強調,鴻海的接班計畫不中斷,還在頒獎時指出,4個事業群總經理中,除了蔣浩良年紀較輕,戴正吳、徐牧基、呂芳銘等都是和他一路打拚的老將,準備退休,接班機會不大,似乎預告了鴻海的接班人,將有新的勢力崛起。

接受員工歡呼進入會場,鴻海集團副總裁戴正吳跟呂芳銘分佔2008年鴻海集團營收前2名,蔣浩良和徐牧基也上衝集團營收第3名,台上、台下競爭暗潮洶湧。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指出,「徐牧基跟了我20幾年了,跟了我31年,他是鴻海的創辦元老,今天他也是要趕快培養一些接班人,那麼我們戴副總裁幫公司打下了半壁江山,這個每一年啊,過去這2、3年,都是年年得第一。」讚賞副總裁群的貢獻,因為每一個人身上所肩負的營業額,都超過了新台幣2千億。

而且每年都逆勢成長,榮登營收第一名的戴正吳,外界看好有機會接班,但是郭台銘在台上當場補了一槍,「我覺得幾位(副總裁),年齡呢?都跟我一樣,有點這個接近退休的年齡。」被說到年齡該退休了,台上3位副總裁有些尷尬,倒是最年輕的蔣浩良笑得特別燦爛,郭台銘又表示,「蔣浩良呢?還年輕!他可以再做10年沒有問題,他充滿了創意。」

負責蘋果的產品績效顯著,蔣浩良年輕,可望成為被看好的接班人選,而之前呼聲很高的鴻海副總裁盧松青、游象富和簡宜彬,和之前相比,這一次尾牙宴低調許多,隨著郭台銘喊出人人有機會,似乎象徵著新世代即將在集團當中崛起。(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劉姿麟、陸念勤)

郭董:永營計劃 培養接班人

  • 2009-01-24
  • 工商時報
  • 【杜蕙蓉╱台北報導】

●鴻海接班人就在郭台銘(圖中)左右?圖為呂芳銘(左一)、戴正吳(左二)、蔣浩良(右二)、徐牧基(右一)。圖╱顏謙隆

     重披戰袍的郭台銘表示,半年前借將台大國際企業學系教授李吉仁,擔任鴻海推動的「永營計畫」執行長與鴻海人資長,積極培養內部人才,至於接班人?郭台銘則暗指搶攻蘋果電腦請單的蔣浩良和日本通戴正吳。

     郭台銘說,鴻海一定會用「知識、科學」的方法找到接班人,在去年全球都籠罩在金融海嘯衝擊中,大家還是交出不錯的成績單,新任的人資長李吉仁,是半年前藉著與台大合作「永營專案計畫」,借將EMBA權威李吉仁,擔任永營計畫執行長與鴻海人資長,就是要幫忙規劃培養接班人。

     郭台銘昨日頒獎綜合績效獎給2008年營收前3名的事業群,分別是由戴正吳、徐牧基、蔣浩良3位總經理的團隊,他們三人的事業群,一年就創造逾2,000億元營收

     面對2009年挑戰,郭台銘強調,他還是會親自帶領大家度過,但徐牧基「明(2010)年有可能站在台上代替我頒獎」。

     郭台銘說,「徐牧基在鴻海工作31年了、通訊網路產品事業群總經理呂芳銘年紀太大,跟我一樣,都應該要退出了!」

     而2001才加入鴻海的數位產品事業群總經理蔣浩良,「因為年輕,還有機會再做10年」;另外,消費性電子事業群總經理戴正吳,帶領事業群拿下業績第1名,而且年年都得獎,表現也很突出。

     從2007年起即積極準備交棒,並強調要年輕人接班的郭台銘,儘管未能如期於2008年完成退而不休的動作,甚至在面臨全球景氣嚴峻考驗,他還親披戰袍,並預計今年還要帶領員工度過難關。

     不過,昨日的尾牙,郭台銘不忘年輕接班,頒發鴻海多位自1996年以來持續表現優異的員工,另外亦破天荒的頒發包括最佳工程師、管理等大獎,提拔中高階主管,郭台銘意圖要讓鴻海組織年輕化的味道十分濃厚。

     郭台銘表示,鴻海由製造的鴻海轉變為科技的鴻海,就是靠著研發人才,目前台灣研發工程師占台灣全體員工半數,未來還要提升至四分之三的比重;他說,鴻海就是靠著科技技術才能繼續成長

     另外,已連得6年專利之冠的鴻海,郭台銘也強調,鴻海在台灣和大陸資訊科技產業專利第一,在台灣的專利數量還超越工研院,在美國專業資訊科技雜誌排名也名列前茅。

Thursday, January 22, 2009

歐巴馬新局藍本 18分鐘撼人心

January 23, 2009

歐巴馬新局藍本 18分鐘撼人心

  資料來源: 聯合報 | 關鍵字: 台大教師專論 | January 23, 2009


《看懂天下事》
歐巴馬新局藍本 18分鐘撼人心

林建甫

歐巴馬20日順利宣誓就任,成為美國第44位總統。華府首班地鐵提早一小時於清晨四點發車時,乘坐人潮已經洶湧,最後300多萬人湧入華府廣場。大家穿著厚重的冬衣,頂著零度的低溫,就是要見證歷史的一刻。

追隨林肯腳步

歐巴馬一心傚法林肯,宣佈參選是在林肯與他都待過的伊利諾州參議院,重演乘火車進華府的儀式,宣誓就職手按的聖經就是林肯當年就職時用過的。近年他反覆重讀林肯的各種文章,因此就職演說也有相當不凡的氣勢。不只是如他十歲的女兒所講的:「你是第一位非洲裔的美國總統,內容最好精采點」,這篇18分鐘鏗鏘有力的演講,不但感動了人心,也成為金融海嘯後振頹起衰,開創道門新局的藍本。

就職演說涵蓋了面對挑戰、金融海嘯、環保與種族等多重議題。演講中歐巴馬先點出了現在美國面臨的危機:對抗暴力與憎恨的戰爭尚未結束,某些人的貪婪與不負責任,導致經濟嚴重衰退…,許多人失去家園、飯碗不保、公司關門;健保費用太過昂貴、學校讓許多人失望;使用能源的方式,惹人非議,也讓地球受到威脅。

除了這些根據數據與統計得出的危機指標,歐巴馬更擔心無法測量的危機,就是國家上下信心流失,害怕美國國力必將衰退、造成下一代眼界變低。

重塑美國精神

之後,歐巴馬宣示的面對挑戰與改變的用語,這是他長久以來,非常有韻律的辨證,但具體的要美國人瞭解到偉大絕非必然,偉大必須努力爭取。不能抄捷徑,不能意志不堅、偏好享樂,不能只求名利之樂,這都是重新塑造美國開國精神,也就是馬克斯.韋伯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這部分尤其是教訓了當今造成金融危機的那些坐領高薪,虛偽作假,詐領超高薪水紅利的企業執行長(CEO)。

對於未來的救市策略及經濟發展,歐巴馬也提到:經濟形勢要求我們果敢而迅速地行動,我們將不辱使命—不僅要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而且要打下新的成長基礎…。因此可以預期未來新內閣的作法必定是採用積極有為的凱因斯政策,要提供就業、要經濟成長。被點名的有傳統的公共工程,鋪橋造路,新的高科技電力網絡與數位線路電子商務,都要積極進行。也要發展科學促成醫療品質提升,成本降低、運用太陽能、風力及土壤,提供汽車與工廠所需能源;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讓學校與大專院校適應新時代轉型。這裡已經指出未來要立刻進行的方向。

有效管理市場

歐巴馬也談到空耗人們精力的政治爭論已經過時,我們今天要問的,不是政府是不是太大或者太小,而是政府能否有效的發揮作用…。政府使用公共資金要擔負責任,明智地花費、革除壞習慣、在陽光下履行職責—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恢復人民對政府的至關重要的信任。歐巴馬也認為市場是中性的,問題不在於市場力量是善是惡,市場可以創造財富、擴大自由的力量,但這場危機下,歐巴馬主張,市場沒有監督就會失控如脫韁野馬。

由此顯示未來歐巴馬的團隊一定會檢討金融監理制度,訂立明確的規則,將市場納入有效的管理。但是對市場的信賴不會改變,因為市場才能有誘因鼓勵人們創新、創造財富,並且散佈自由的種子。

歐巴馬的演說詞中還有很多的精采片段,我所提到的都是跟經濟金融有關的,政治外交、宗教種族、公民責任,我就不談。但通篇演說遣詞用句相當有技巧,不深奧冷僻,善用簡短而有力的字眼,普遍能打動人心,激勵士氣。不論未來施政的執行力為何,身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歐巴馬的這篇演說已經永留青史。

(作者為台大經濟系教授、台灣競爭力論壇總召集人)

【2009-01-23/聯合報/AA1版/國際.綜合.運動】

Wednesday, January 21, 2009

時間貨幣

2009年趨勢》

免費交換 時間貨幣正流行

商業周刊 1105 2009-01-26 撰文者:林宏達

 

山頂洞人時代靠交換食物、牛羊養家活口;現代人靠時間交換學習芭蕾舞、去紐約旅行,這是一個新交換時代,沒錢買東西沒關係,現代人重拾古早人的生活,時間可以當貨幣用,從美國、日本、愛爾蘭到台灣,時間貨幣的概念正流行。

 

現代人重拾古早人的生活,時間可以當貨幣用,從美國、日本、愛爾蘭到台灣,時間貨幣的概念正流行。

火車來了!」站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月台上,五歲的席拉(Shiela),開心的大叫大笑。她用在社區撿垃圾的「時間」,換來一趟火車之旅。

 

日本的佐賀太太,用她幫鄰居小林太太整理庭院的一小時時間,換來隔壁本田太太教授的插花課。

 

在愛爾蘭,有人利用教別人電腦課程的時間,換到一台舊電腦,還有一趟紐約的旅行。

 

時間,原本像流沙一樣,無色、無味,流失了也不覺得可惜。

 

但是有人發現了它的價值,他想把時間「存」起來,存在每個人的銀行戶頭裡,想用的時候就拿出來花用,而且可以交換。時間銀行創辦人艾德加(Edgar S. Cahn)在一九八○年發明了時間銀行的概念,他把每個人的時間、服務當作一個有價的貨幣,透過每個人對別人付出所累積的「金額」,換成他自己想要的服務,或是像席拉一樣,換到一張火車票。

 

席拉,五歲,住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她住的地方經濟蕭條,沒有工作機會,她的鄰居盡是些身上滿是刺青的失業年輕人。她沒有錢,不能上電影院;沒有錢,她也不能離開華盛頓。

 

趨勢:時間貨幣已逐漸流通

不用花一毛錢就能享有各種服務

 

上帝唯一對席拉比較公平的是,她跟全球首富比爾•蓋茲(Bill Gates)一樣,一天有八萬六千四百秒,滿滿的時間成為小席拉最富足的「資產」。

 

她的父母幫她加入時間銀行的計畫,每個星期,她省下玩遊戲的十個小時,幫社區裡的組織撿垃圾、清潔街道,每一小時換取一元當地發行的「時間貨幣(Time Dollar)」。「她是我看過年紀最小的時間銀行使用人。」艾德加說。

 

時間貨幣給了席拉不一樣的機會,每星期存十小時,一年她的名下就有五百二十個小時,她用自己賺來的「錢」,換到原本價值數百美元的舞蹈課;上完舞蹈課,她還參加空手道課、網頁設計課程,甚至換到一趟離開華盛頓的火車之旅,全都不花現金,花的是自己賺的時間貨幣。

 

在日本,時間貨幣也改變佐賀太太的生活。

 

她住在東京的住宅區裡,這裡有超過一半的住戶都是老人,這個社區裡發行自己的時間貨幣,佐賀太太每幫忙鄰居一小時,就能換到一塊時間幣。她的兒子陪對門的飯島婆婆上菜市場買菜換時間幣,他要跟飯島婆婆換的是——五次的Morning Call。在這個社區裡,要找其他鄰居幫忙不用送禮,掏出時間幣就行了。

 

在英國,甚至有一個「時間銀行鎮」,威爾斯南部的Treherbert鎮,時間銀行發行的時間貨幣,甚至可以像一般貨幣一樣使用。

 

兩年前,住在鎮上,十九歲的荷曼(Rebecca Holman)就十分熱中交換時間貨幣,這裡是英國最窮、失業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靠著時間銀行的仲介,荷曼還是能找到自己的成就感。

 

她找到了一份教電腦的工作,每一小時換一塊時間幣,有了時間幣,她如果要修房子,只要花錢買材料,她可以用時間幣支付工人的工作時間,在這裡,時間貨幣也能換到實體的商品,只要花一百二十塊時間幣,她就能換到一台舊電腦,她還曾經換到一趟去紐約的旅行。交換,原本是原始人才愛用的交易方式,現在卻是二十一世紀的新流行。

 

在台灣,去年七月,專為交易時間的商用網站「時間當舖」也正式上線,半年時間就累積了近五萬名會員。時間當舖執行長謝志文表示,無薪假效應發酵後,網站流量開始激增,去年十二月和去年九月相比,「流量增加七萬多人,近二十五倍。」他分析,其中許多是受無薪假影響,上線找機會的人潮。

 

在時間當舖裡,許多交換時間的新現象開始成形。有一個業餘畫家為了請朋友吃飯,就花五百元向一位調酒師買了一個小時的時間,請他教她一些基本調酒技巧,沒想到第一次上課後,調酒師發現她是畫家,就直接建議「不如我教你調酒,你教我畫畫,」一連上八堂課。原本這兩個人一個住樹林,一個住內湖,八竿子打不著關係,但是透過網路仲介,卻互相合作,成為新交換關係。

 

另一個特別的例子,是一位近四十歲的男士,他一直未婚,去年底他爸爸過世,老媽媽沒人陪伴,家裡也顯得冷清,他就上網貼廣告,找人陪伴他媽媽,最後找到一個做保險的女孩,答應用每小時兩百元的價格,每星期四早上十點到十二點來陪他媽媽。

 

和國外相比,台灣的時間交易網站才剛剛起步,所有人也還在摸索,該用什麼遊戲規則交易這種看不見、摸不到的商品。

 

特色:可儲存也能預支

同時從他人身上感受愛與關懷

 

時間交易的概念,正在全世界發酵,在大陸南京,建鄴區濱湖街道兆園社區,四年前也開始成立時間銀行,三年內累積了一千多名會員和一萬多小時的「存款」;在香港灣仔,八年前,當地聖雅各福群會創立香港的時間銀行,在這裡,你服務別人換到的時間貨幣,可以換到中醫服務、剪髮、房屋修繕服務,甚至連中藥都換得到。

 

目前全世界有三十二個國家設有時間銀行,光英國就有一百零九間時間銀行,「存款」有六十萬小時以上。

 

時間銀行是什麼?為什麼不靠錢做媒介,人和人之間可以靠交換時間交易?

 

艾德加是耶魯大學法學博士,也是甘迺迪總統時代,檢察總長羅伯•甘迺迪(Robert Kennedy)的文膽,他一輩子都在研究如何推動社會改革。一九八○年,他突然得到心臟病,躺在醫院裡,他看到許多朋友紛紛跑來照顧他,他不知道要怎麼回報,同時他也看到其他病人,只要一點幫助就能減輕痛苦,卻沒人幫忙,他就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他最後想出時間貨幣的概念。一九九○年,羅伯•伍德•詹森基金會(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投入一百二十萬美元,成立時間銀行計畫。

 

時間貨幣的基本概念是,每個人的時間都等值,所以我可以用我的一小時服務,換你的一小時服務;不用馬上換,存起來,需要的時候提出來換別人的服務。和一般貨幣不同,時間貨幣不會貶值,交易也不用課稅,有了這個概念,時間不但可以儲存、轉讓,甚至還能預支。

有了時間貨幣的概念,讓擁有時間的人找到生命的另一扇窗。對於需要援助的人,同樣也可以從別人身上感受到關懷與愛。

 

她,借時間辦喪禮

沒見過面的鄰居都跑來幫忙了

 

英國時間銀行的會員羅莉塔(Loretta)就曾向當地的時間銀行預支時間。羅莉塔並不有錢,兩、三年前,她的父親久病後去世,她也剛搬到新環境,不認識任何一個人,想找人幫忙,卻不知從何找起。

 

她打電話給當地的時間銀行,希望預支別人的時間,請大家來幫她安排父親的喪禮,沒多久,一群沒見過面的鄰居上門,有些人幫她清理散落在客廳的醫療器材,讓客廳恢復原樣;有些人幫她整理廚房,煮一頓豐盛的晚餐;有人陪她聊天,安慰她。「如果不是他們,我根本負擔不起這樣的晚餐,」羅莉塔回憶,「有人幫忙,那一刻我覺得好多了。」

 

這些不是不求回報的義務服務,羅莉塔欠的是「時間債」,葬禮過後,羅莉塔就得到時間銀行報到,時間銀行建議她有哪些工作她可以做,就像當時她找時間銀行幫忙一樣,幫她介紹其他工作,羅莉塔替其他人漆油漆,教基本電腦技能或是幫其他人上網找工作,賺時間點數還給銀行。

 

時間交易的風潮在台灣也慢慢抬頭,由台北市政府主辦的天使人力銀行(編按:二○○九年起更名為天使志工),已經有三千六百多位志工,存有超過二十萬小時的服務時數。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股長吳雪玉表示從二○○八年開始,志工存時間換點數,一年半內存滿二百四十小時,還能換到價值一萬二千元的高階健康檢查(須於一年半內兌換完)。

 

在台灣,技能交換則是時間交換的主流,許多人透過教別人自己的專長,換免費學新技能的機會。

 

他,不斷交換技能

從跑龍套變身知名表演者

 

交換技能幫魔術師李昌鴻不斷找到新機會。他經常負責各公司的大型尾牙晚會,要做這個生意,從魔術、主持、雜耍,到少林功夫,都得要會。

 

李昌鴻是學國劇出身,很多技術都不是他原本科班訓練學到的,他學習的方法之一,就是交換。他在畢業之後,先從小主持人做起,再拿主持的口條和技巧,交換魔術師的基本魔術概念,或拿基本魔術跟武術家換一套少林拳。他也曾出國,拿中國的國劇換回西方舞台表演的方法,最後再把這些技術糅合起來,變成一套他自己的東西。到四川去換川劇變臉秘技,他越換越大,換到變臉技巧,讓他曾經一年賺進一千五百萬元,從跑龍套的小角色,變成知名表演者。

 

國家和企業,進行以物易物

俄羅斯以三十億美元伏特加付貨款

 

不只交換時間開始流行,不透過金錢,直接以物易物也大行其道。根據美國《時代》雜誌去年十二月的報導,在金融海嘯之後,像時間貨幣這樣的另類交換方式,正在蓬勃發展。

 

根據《富比世》雜誌報導,全球五百大企業中,超過六成會以物易物,有統計顯示,如果少了以物易物的交換,美國奇異(GE)公司一年會少賺一百五十億美元。歐元的主要設計者之一列特爾(Bernard Lietaer)指出,國際企業採取以物易物的規模,每年成交金額高達八千億美元到一兆二千萬美元。不只奇異公司、萬豪飯店(Marriott)、嘉年華遊輪(Carnival Cruise Lines)都熱中以物易物,甚至請專責機構幫他們交易。

 

大企業願意以物易物,主要為了規避匯率風險,或是利用剩餘產能。像二○○一年時,阿根廷爆發經濟危機,國家付不出外匯,只好用穀物代替現金,支付向福特和豐田汽車買車的費用;俄羅斯也曾經因為匯率問題,用三十億美元的伏特加,支付百事可樂公司的貨款。

 

以物易物在美國大企業行之有年,換的東西也五花八門,甚至有公司張貼廣告,想拿價值上千萬美元的奶粉和玉米片,換一架飛機。交換也形成比一般商業更複雜的交易鏈,像專門生產清潔用品的Costco Chemical,就拿價值五十萬美元的清潔用品和專做媒體生意的Binn公司,交換廣播和電視廣告時段,Binn公司再拿這些清潔用品和希爾頓等旅館交換免費房間和餐飲服務。整個交易過程裡,沒有任何現金交易,但Costco Chemical不但滿足了宣傳上的需要,產能也提高二○%。

 

網路崛起,更促進以物易物的流行,趨勢大師托佛勒(Alvin Toffler)也在《財富革命》一書中指出,過去以物易物的挑戰是找不到符合需求的商品,在網路崛起後,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人們幾乎可以立即在全世界找到潛在的交易對象,可交易的產品類別也大幅擴充。」他在書中預言,「更複雜、更龐大的以物易物交易」即將出現,他甚至大膽預言,兩百年後,貨幣將不再存在。

 

凱爾,網路換物的經典傳奇

發揮想像力,換到獨一無二的東西

 

在這個新交換時代,用一根迴紋針換到一棟房子的加拿大人凱爾(Kyle MacDonald),則是網路換物的經典傳奇。

 

「一開始我只想換越大、越貴的東西。」他接受本刊採訪時說,但才換到第三次,他發現用傳統的價格決定要換什麼,根本行不通。凱爾是加拿大人,但第四次換物,他卻是千里迢迢帶著烤肉爐到紐約長島去跟人換一台汽油發電機,當他想帶著發電機上飛機時,發電機卻被紐約消防隊沒收!理由是發電機有汽油,會造成飛行危險,「那時候,我想完了!可能真的換不到房子了。」凱爾說,東西越換越大,不但越來越貴,連搬運都有困難,卻不一定有人要。

 

「從那之後,我改用樂趣潛力(funtential)的大小,決定要不要換這樣東西。」凱爾說,他後來領悟,在網路上換東西,這樣東西的市價多少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發揮想像力,換到市面上沒有、獨一無二的東西。

 

凱爾第十次交換就很關鍵,當時他換到一份唱片錄音合約,有人要用一顆價值四克拉的鑽戒交換,最後凱爾卻選擇交換免費在鳳凰城住一年。

 

表面上他並沒換到最高的價值,但是他卻因此換到和明星共度一下午的機會,他手上的東西越換越獨特,其實是一次次試探所有人,什麼樣的特殊機會值得換一棟房子。

 

不過,交換最大的意義,其實是幫助你用少少的資源,增加幸福感。

 

艾德加認為,時間貨幣的基礎是經濟學上所講的「非市場經濟」(non-market economy),但他稱之為核心經濟(core economy),核心經濟裡面包含了家庭、社區等永遠不變的價值,必須要讓這些價值茁壯。所以時間貨幣可以跟其他任何貨幣,無論交易貨幣或者政府貨幣共存,「因為我們真的需要重建信任、重建社區價值,所以對時間貨幣來說,總是有生存空間。」

 

「我極度不願意見到世界裡只少數人富有,多數人都在乞討,我們需要創造一個世界,是讓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回饋的,我相信時間銀行可以回饋任何一個人,不會因為你是個博士才會得到回饋。」這是艾德加的理想,而這個理想正在蔓延。

 

今年七十三歲,在天使人力銀行當志工的張幸,就靠儲存時間換到更快樂的人生。「我高中畢業後就是家庭主婦,」張幸說,幾個孩子大了之後,從六十三歲起,她開始在天使人力銀行擔任志工,存服務的時間,一做就是十年。

 

她,一輩子從沒上過班

卻靠時間點數換到高階健檢

 

每個星期四下午,她的工作就是固定陪老人上街看病,或是陪他們聊天、曬太陽。「我照顧過七個個案,」她說,都是九十幾歲的獨居老人,聽著別人的經驗和狀況,她不但知道怎麼保養自己身體,還賺到了朋友,「十年來,我累積一千多個小時。」她開心的說。因為身體健康,張幸從沒提領過時數請別人照顧她。二○○八年開始,因為衛生局怕累積時數消化不掉,開放志工用每二百四十小時換一次高階健檢,她就換了兩個健檢機會給老公和兒子,她一輩子沒上過班,這卻是她第一次用自己的時間換到收穫,不管是被照顧的老人,還是她,都互蒙其利。

 

無論是交換時間、技能還是物品,除了改善生活,更大的意義是能幫助我們擴大人脈,找到能幫助你的人。

 

你,也擁有首富級「財富」

就算遇到無薪假一樣很管用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陳志柔就認為,不用金錢做交換,其實有助於擴大人脈,「交換能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他分析,因為沒有金錢做交易基礎,任何人要成交,必須先建立基本的信任,而且「成交的次數越多,信任感越強。」陳志柔說。

 

二○○八年經歷金融海嘯和無薪假的大變動,只靠金錢交換建立的價值,已經受到挑戰,在現在的金融環境下,即使你不投資,你握有的貨幣也可能因為匯率貶值,財產縮水。與其被金融制度帶著走,比起來,交換是更直接滿足需求,而且風險較小的方法。

 

新交換時代已經出現,新的一年,時間仍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平等,也最珍貴的資源,你和全球首富、美國總統一樣,一天有八萬六千四百秒,該用什麼方式定義你的幸福和財富,現在你有的選擇,已經不只一種。

 

*一分鐘看時間貨幣(Time Dollar

 

緣起:1973年,全球石油危機影響到日本政府預算緊縮,鼓勵民間成立互助團體。水島照子於是在大阪設立勞力銀行,讓失業者提供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服務一小時者,就能得到代幣報酬,這是時間貨幣雛形。

 

確立:1980年美國人艾德加(Edgar S. Cahn)建立現代時間貨幣的基礎概念,並在華盛頓創辦時間銀行,成為全球時間銀行的原型。美國時間銀行網站:http://www.timebanks.org/

 

現況:全球時間銀行組織已遍及32個國家、超過1,000個相關組織。 (文●單小懿)

Tuesday, January 20, 2009

業務人員好幫手 (有沒有教人家念名字的網站啊?)

教你念外國客戶名字的網站


英文
法文
德文
西班牙文...等等

http://www.research.att.com/~ttsweb/tts/demo.php

Sunday, January 18, 2009

大學教科書是學術的基礎

January 18, 2009

 大學教科書是學術的基礎

  資料來源: 聯合報 | 關鍵字: 國內高等教育 | January 18, 2009


王道還

我國現在有一百五十六所大學,密度世界第一,絕大多數都是在過去廿年內轉型「改大」的。大學數量暴增所引起的問題,最受關注的是資源分配與退場機制。與教育現場直接有關的議題,留意的人就不多了。大學教科書就是其中之一。

大學教科書決定了大學教育的品質,重要性應毋庸議。在後知識爆發的時代,教科書的重要程度只會提升,特別是自然科學的課目。因為教科書越來越厚。卅年前的博士論文,現在已融入高中教材,並沒有使大學教科書變得輕薄。例如一本作者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神經科學教科書,正文便超過一千兩百頁,全書厚達一千五百多頁。

這麼厚的教科書,老師當然不可能教完。學生要學得扎實,只能自修。於是教科書的品質就非常重要了。無論布局,以及文字、圖解、表格,都得講究,學生才看得懂、學得下去。我國大學教科書的現況呢?

國內現況╱中譯本品質不佳

國內的大學用書,不是用現成的英文教科書,就是用中文本,有的是翻譯,有的編譯。不過,無論使用英文本還是中文本,教師的負擔都不輕,因為學生的英文能力並不足以讀通英文教科書,而中文教科書通常不令人滿意。

因為在國內,大學教師的正業是「研究」,編寫譯教科書不算,在升等、續聘、各種獎項的考評上,不占重要分量,只是錦上添花的玩意兒。難怪國人自撰的大學教科書不多,而翻譯、編譯的教科書,品質不甚理想。

反觀日本,即使是諾貝爾獎得主,都不會以研究為重,而輕視教學,還有人以撰寫教科書為職志。

他山之石╱日文英譯博好評

到目前為止,日本的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有十三位(其中三位在美國發展),就有六人以日文寫作教科書。其中兩人特別值得一提:朝永振一郎(一九六五年物理獎)與南部陽一郎(二○○八年物理獎)。

朝永的量子力學教科書於一九四九年出版,那一年日本出了第一位諾貝爾獎得獎人———湯川秀樹。一九六二年這部書由小昌柴俊譯成英文出版,在歐美亦博得好評。小昌柴俊本人在二○○二年得到物理獎,他也寫過本行的教科書《微中子天文學》,一九八九年出版。至於南部,他一九五二年到美國,一九七○年取得美國籍,放棄日本國籍。但是他的科普書《基本粒子的尖端研究》一九八一年先在日本出版,然後才有英譯本。十二年前,他又在日本出版了基本粒子物理學教科書。

以本國語言寫作的優良大學教科書,是學術發展的基礎。另一位日本諾貝爾獎得主的故事,把這個關聯展現得再清楚不過了。他就是與南部同時獲獎的益川敏英。益川從大學時代起,外文就不行。他考研究所,德文繳了白卷,英文鴉鴉烏。益川展露頭角後,外國講學的邀約一律拒絕,而平生第一次出國,卻是到斯德哥爾摩領諾貝爾獎。去年十二月八日,他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發表諾貝爾講演,也創了紀錄———他是唯一以日語做諾貝爾講演的人。

我們需要中文的大學教科書,無論自撰還是翻譯,只要品質優良。政府與學界都必須正視這個需求,「國際化」只是推諉的藉口。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Friday, January 16, 2009

烏龜精神 廣達:今年有不得了的新把戲

烏龜精神 廣達:今年有不得了的新把戲

  • 2009-01-17
  •  
  • 【張瑞益、黃智銘╱台北報導】

 廣達電腦(2382)昨(16)日舉行旺年會,董事長林百里除仍對去年業績表現滿意之外,林百里指出,過去市場的前三大廠都可以存活的很好,今年全球不景氣,只有市場第一名仍存活,廣達的烏龜精神將在今年快跑,維持20年來每年營收均能穩健成長的表現。

由於全球景氣展望確實不佳,今年廣達對全年市況及公司展望維持一貫低調不願具體預估,不過林百里表示,廣達就像烏龜,永遠只會前進、不會後退,且當跑得快的兔子摔跤,廣達仍會用烏龜精神,穩穩向前走,今年廣達營收仍將仍持成長

副董事長梁次震則指出,去年廣達平均每天出貨10萬台筆記型電腦,全年出貨量達3650萬台,在第四季不景氣中,廣達單季出貨仍超過千萬台表示滿意,廣達去年營收與出貨仍逆勢成長,累計去年合併營收7857.8億元,年成長4.6%,同時宣示今年廣達無論在品質、推新產品速度、利潤的成長及客戶服務都要做到同業第一。

林百里更指出,已經20歲的廣達今年要推出「新把戲」了!在廣達研究院和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合作研發滿4周年之後,今年將開花結果,廣達將有多款新產品推出,林百里更指出這些新產品「將會非常的不得了!」不但都是市場沒有的、從沒想到的、也是競爭對手沒有的。

據了解,廣達多款新產品中,今年第一季開始將陸續有新產品、新技術推出。

林百里說,過去同一產業只要能做到市場前三名都能存活的很好,但是2009年是不一樣的一年,面對嚴峻的市場,將只有第一名才能存活。

在不景氣的環境中,林百里強調,一定是要有創新、新意,且能改善消費生活的產品才能讓消費者掏出荷包,他也進一步指出,在新產品的貢獻下,今年廣達不僅仍將維持成長,同時也將穩坐全球最大的NB代工廠寶座。

對於今年NB市場展望,廣達主管表示,公司內部還是預期會有小幅度成長,且廣達的出貨成長率仍會略高於市場成長率。